首页    药材装备    一款美军上新不久的电子伤票系统(beta版)

一款美军上新不久的电子伤票系统(beta版)

创建时间:2024-09-10

什么是伤票?


医疗后送文书的一种




伤票是军队医疗后送文书的一种,可以简要记载伤员的个人基本信息、基础伤情信息、已施加的救治信息以及部分后送信息,总体说来就是一种传递伤员伤情、救治、后送信息等的载体,这种载体可以是纸质实体,也可以加载了某种信息系统的硬件设备。在我们平时的医疗活动中,各类门诊、住院记录就是我们个人的医疗文书啦,急诊医生在出诊现场填写的一些文书就类似于战场救护中的伤票。

上图来自于网络搜索


伤票的应用


应用历史由来已久




伤票的存在已有百余年的历史,随着不同时间段、不同形态战争的使用和检验,经历了不断设计、实践、创新、完善、发展进步的一系列过程。伤票上所记录的信息内容,伤票的形式、材质也随着时代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完善。伤票首次使用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虽然式样各国不同,但总的原则是简单、实用和便于填写。我军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分别在师、联军层面设计制作了伤票并制定了填写规范,后续在历次实战及演习中均进行了应用和改进。


美军伤票的改进及应用




从美军的角度来看,其对于伤票的研发也并非一帆风顺,从野战医疗卡(Field Medical Card, FMC)不断修改完善至现在美军通用的2014版TCCC(Tactical Combat Casualty Care)卡,前后竟有13年的跨度。在2014年6月,经美国防部批准,TCCC卡替代1991年12月制定的FMC卡成为了全美军通用的制式“伤票”。

美军战地医疗卡—FMC(1991年)


美陆军伤票DA Form 7656(2009年)


美军制式伤票 DD Form 1380 (2014年)


美军新一代电子伤票系统

01


研发背景



2017年,美军科研人员发现,在救治伤员的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不断地将伤员的伤情、救治情况等录入医疗信息系统中,耗费了宝贵的救治时间,医务人员也不想过多在文书记录上分散精力,从那时起,研发一种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更高的医疗后送文书系统便进入了美军卫勤科研人员的计划。同时,该系统的建立也是在战场通信带宽有限的大背景下开展的,美军曾试图在战场医疗后送的全链条上配置远程医学通信(会诊)系统,但伤病员在后送途中的噪音和震动比较大,远程医学会诊或指导的效果不佳,同时战场网络带宽有限,图像、音频的传输质量较差,而新系统所传输的信息将仅占用很少的带宽,通信速率快,质量得到了保障。


02


研发目的和应用前景



为进一步促进战术区医疗信息从负伤现场至后送途中再到医疗救治机构的流转,让信息先于伤员抵达救治机构,从而使得救治机构为接收伤员做好更加全面的准备,美军研发了新一代“免提医疗广播系统”(Medical Hands-free Unified Broadcast system, MEDHUB),下文简称MEDHUB。该系统功能类似于电子伤票,将美军电子版TCCC卡内嵌其中,同时在信息采集和传输手段等方面都更加先进。

MEDHUB的主要目的是确保“信息流”在伤病员、医护人员、医疗机构之间的顺畅流通。通过更智能化的手段,医护人员只需要通过手持终端点击几个按钮,便可以将信息录入系统,而不需要通过纸笔填写,或是在手持终端上逐个字母的录入信息。采集得到的信息将通过战术通信系统传送至医疗救护机构,从而使其提早为救治伤员做准备,经过测试,该系统能够提前20分钟将伤员情况传送至接治医疗机构,相比仅能提前5分钟告知的无线电通信,这样的时间差对于救治伤员有本质差别。

03



项目概况



MEDHUB将经美国FDA认证过的医疗设备、人体可穿戴设备、手持终端(平板电脑或手机)等进行有机整合,运行安卓系统,接入美军战术卫星网,当伤员进入救护车或直升机后,该系统即开始向伤员接治医疗机构传送伤员实时伤情信息,车上医护人员也立刻通过该系统完成电子版TCCC卡的填写。




总的来看,MEDHUB是通过先“物联”再“互联”的方式来完成伤员伤情和救治信息流的有效传递,所谓“物联”即指手持终端与其他各类医疗设备、器材的联通与信息采集,例如MEDHUB已经与美军开发的战场合理安全用药设备和系统(Drug Optimal Safety Equipment, DOSE)相连接,“互联”即指伤员相关信息通过战术通信网直达医疗救治机构。



2019年,美军开始试用评估MEDHUB,评估人员及参与测试人员感到,该系统极大缓解了医务人员在救治过程中填写医疗后送文书的压力,并使得伤员伤情和救治信息能够实时在整个战术网络内得到更新,信息的传播和利用效率有了质的飞跃。例如伤员随身的可穿戴设备会记录其脉搏、血压、呼吸等情况,这些重要生命体征数据将会在MEDHUB中实时更新并传输给伤员接治医疗机构,省去了现场测量、填写的时间,预置在担架中的传感器能够将伤员体重传输至该系统,使得医护人员对用药剂量的把控更加精确,并且随着救治过程的进行,该系统还能及时提示医护人员对药物剂量作出修正。该系统也具有与TCCC卡同样的信息标准,医护人员可以将TCCC卡上的信息记录到该系统中。该系统采用小型平板电脑作为使用终端也使得在电子屏幕上的填写更加方便。今年3月,MEDHUB的研发人员也远赴德国兰兹图,在德军第421卫生营的演习中向德军卫勤官兵演示了该系统的使用方法,受到了较好的评价,目前德军卫生总监办公室已提请美军在“欧洲防御-2020”演习中使用该系统。



参加测试的人员表示,MEDHUB并没有改变医护人员对伤员进行检伤分类和救治的习惯,而是通过更加智能的手段让医务人员的信息采集和记录变得更加便捷。

美军的报道未对MEDHUB的细节做过多描述,但从字里行间来看,MEDHUB是形似电子伤票,但比电子伤票功能更加全面的一套战术区综合医疗信息采集和传输系统,同时还能对战场用药进行全面监管和干预,促进在危急情况下的安全合理用药,起到了战术区伤员救护医疗信息枢纽的重要作用。

下方视频是MEDHUB系统简介,戳开看看吧



小展望


我军已开发研究电子伤票多年,也可以在智能化物联医疗信息系统方面做出进一步尝试,更好减轻医护人员的文书填写负担,使其更加专注于伤员救护,从而提升救治效率。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的转发,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和动力





逛这个网站增加点奇怪的知识

美军军医大学中暑救治指南
透过电影《前哨》看美军阿富汗战场火线救护

新兵训练伤预防小贴士之毒虫咬伤

点亮 ,告诉大家你也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