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急救流程及急救误区

精神紧张,频繁咳嗽,但神志清楚,血压可有轻度升高。
头痛、视物模糊、剧烈咳嗽、胸闷及胸痛、神志模糊、烦躁不安,呼吸表浅、缓慢、不规则,血压下降、心率缓慢、皮肤发绀、颜面肿胀、球结膜充血、口鼻充满泡沫或泥污。
昏迷或抽搐,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溺入海水者口渴感明显,最初数小时可有寒战、发热;冷水淹溺者可有低温综合症。
2、通畅呼吸道:将溺水者放平,迅速清除溺水者口鼻腔中的污水、污物、分泌物及其他异物。
3、对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如果溺水者溺水时间较长,并出现了呼吸停止,此时马上将其放平,把他的呼吸道打开,并进行心肺复苏。
对合并头颈部外伤者,要按头颈部外伤院前处置原则处理。
1、“我不会游泳,掉进水里该怎么办?”
对于不会游泳的人来说,意外掉进水中往往都会非常慌张,在水里瞎扑腾,实际上这样反而会降低生存的几率。
因此,如果你掉进水中,最重要的就是先学着让自己冷静下来。
1.如果身边有漂浮物一定要抓紧,借力浮出水面,同时如果周围有人应立即呼救;
2.如果周围没有人,要尽可能放松全身,如果下沉可以将双手下压,在头部露出水面的同时口鼻用力吸气。浅呼气,深吸气。
3.如果可以,尝试让自己采取仰泳位,将头部后仰,让口鼻可以露出水面呼吸,双手和双腿有规律地划水,不要惊慌,保存体力,等待救援。
2、“我会游泳,但在水中出现意外情况怎么办?”
2.1水中突然腿抽筋
如果周围有人,第一时间向周围人说明自己腿抽筋的情况,如果可以坚持,尽快游到岸边;
如果周围没有人或已经无法动弹,可以调整为仰泳姿势,用手将抽筋那条腿的脚趾用力向脚背侧掰,待痉挛缓解后再慢慢游回岸边。
2.2被水草缠住
如果被水草缠住不要惊慌,不要乱蹬,以免水草越缠越紧。
如果周围有人,要向他们求助;如果周围没有人,可以先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慢慢解开或扯断水草,并尽快离开水域。
实际上,不管你是否会游泳,最重要的预防溺水的手段都是——不要前往不熟悉、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3、把溺水者救上岸之后,我们应该怎么做?
3.1溺水者还有呼吸
3.2溺水者昏迷
溺亡的核心原因是呛水后缺氧,抢救的黄金时间只有4分钟,因此当溺水者被救上岸,最关键的救治措施就是尽快使其恢复呼吸。
错误方式一:倒背孩子奔跑的姿势控水,其实并不利于排出孩子气管中的水。
正确方式:《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指出:没有证据表明水会阻塞气道,不需要控水。不管是哪一种控水法,都是错误的。对溺水心脏骤停,控水耽搁急救时间;对有意识有心跳的,控水也是有害无益的,容易误吸或损伤;如溺水者已出现心脏骤停,体内循环停止,大脑供氧不足的情况,第一要务是立即对溺水者进行心肺复苏。
错误方式二:溺水现场急救中,惊慌失措,大声呼叫,忽略溺水者呼吸情况判断,等待医务人员赶到现场,错过抢救的黄金时间。
正确方式:溺水最严重的后果是低氧血症,心肺复苏的黄金时间只有 4-6 分钟。呼吸循环一旦停止,每耽误1分钟,抢救成功的机率就要下降 7%-10%。溺水者被救出后,应对呼叫无反应且无呼吸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复苏顺序是 A-B-C ,即打开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如果施救者人数较多,应由 1人进行胸外按压,另一人将孩子的头转向一侧,后仰,打开气道,开展人工呼吸,同时请周围的人拨打120。
错误方式三:对于非专业施救人员来说,胸外按压是最简单易行的抢救方法。很多施救者都不懂如何进行人工呼吸,因此只能单纯地进行胸外按压,直到急救人员赶到。
正确方式:溺水属于窒息性心脏骤停,人工呼吸必不可少,单人施救时要放在胸外按压之前给予。单纯胸外按压只适用于心源性心脏骤停。
本文转自:院前急救联盟
【长按下方二维码,掌握更多急救知识】

编辑:卫勤小组
投稿及合作邮箱:wqjingbing@163.com

(您的转发,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和动力)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