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卫勤理论    分布式海上作战卫勤保障经验分享

分布式海上作战卫勤保障经验分享

创建时间:2024-09-11


策划 | 卫勤小组





翻译整理:可乐味可爱多     审校:Rachel    编辑:希叶先生


分布式海上作战的战伤救治:马岛海战的经验

在2023年《军事医学》杂志上,美国冲绳海军医院少校军医Scott Hughey与其同事联合撰文回顾了马岛海战中分布式海上作战伤员救治经验。为美国海军在印太地区分布式海上作战卫勤保障提供参考。下文对该文进行摘译:

一、简介

马岛海战约在距英国本岛8000英里,南美海岸300英里处进行。英国卫勤指挥官需要面对较长的后送伤员海上交通线以及东道国非常有限的救治能力。冲绳也远离日本本岛(大约300英里),距离美国西海岸5700英里,通过对马岛海战伤员救治经验的回顾,将有助于美国印太司令部在第一岛链分布式海上作战卫勤计划的制定。


二、马岛海战英国卫勤保障计划

较长的海上交通线以及突然爆发的战争使英军的卫勤保障计划不是很完备。高级复苏救治、确定性手术治疗意味着需要后送伤员以及一定的伤员留治能力。伤员要么靠前治疗,要么通过较长的海上交通线送到国内四级救治阶梯。因为冲突爆发的突然性,英军也没有预置医疗物资和固定医疗设施。

卫勤保障计划制定者从伤员受伤点到国内四级救治阶梯建立了连续的伤员后送路径。尽管尚处于起步阶段,高级创伤生命支持已经被部署到战场上了。前沿外科手术队(FST)作为中间层级的救治机构开展损伤控制性手术,能力相当于目前北约二级轻型机动卫勤分队。损伤控制性手术仅限于紧急需要通过手术稳定伤情的伤员,帮助他们能够后送至更高级的救治阶梯接受进一步治疗。尽管其开展确定性手术及长时间留治伤员的能力有限,但其较强的机动性和灵活性使伤员能够在15分钟内接受损伤控制性手术。独立的FST可以在各类可利用的环境下展开,包括在帐篷里。这一点在Ajax湾的救治中就很明显,当时利用一个废弃的屠宰场展开了FST。

在连续的伤员后送阶梯上,医院船提供了加强的手术能力以及伤员留治能力,医院船相当于目前北约三级伤员救治机构。伤员转运到这一级救治阶梯多数通过直升机。医院船无法救治的伤员会被进一步送到在英国本土的四级救治阶梯。


三、马岛海战的后勤保障

四支FST中的两支与作战部队一起伞降至战场,携带了大约可开展10次损伤控制性复苏(手术)的物资。在FST后送伤员至伤员收治舰船时完成物资补给。由于没有冷藏设备,采用经预先筛查献血者的移动血库提供复苏用的血制品。

由于马岛的地形使得利用车辆进行地面战术后送不太可行。此外,在整个作战中也没有制空权,制海权也只是在“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沉没后才获得。FST和医院船之间不确定的航线使得伤员后送从1-36小时不等,最长的直升机飞行时间需要40分钟。

根据英国政府的要求,阿根廷医院船与英国医院船相距20海里,共同形成一个救治的矩形,在这个区域里通信、救治和伤员互换不受限。这样也使得岸上的FST能够将伤员快速运出及后续后送到更高级的救治阶梯。

四、印太地区计划

印太地区海上伤员救治也需要面临较长的海上交通线及瞬息万变的局势。岛屿相距数百或者数千英里,且岛屿上的救治能力十分有限。

在第一岛链上未来最有可能卷入冲突的是平行于中国海岸,包括菲律宾及日本西南海岸的岛屿,也被视为“交战区”。

尽管伤员到达一级救治阶梯的存活率是98.8%,整个马岛战争伤死率为3:1,即777人受伤,255人死亡。这一数据大大超过目前美军大多数的冲突。由于战伤救治技术理念的发展(在马岛时还没有),美军现在的战伤死亡率降到最低点:在受伤点采用止血带和其他止血器材治疗压迫性出血、靠前采用复苏技术,例如全血复苏、快速地将伤员从受伤点后送到可以开展损伤控制性手术的地方以及更高级的救治阶梯。

在60分钟里,所谓的“黄金一小时”能够快速地将伤员后送到二级救治阶梯。这一理念在地方创伤系统最先提出,通过尽早实施损伤控制性手术和复苏降低可预防性死亡。但当该理念运用到军队时,有时缺少能够实现的基本条件,高估了可以后送的时间。

由于印太地区宽阔的海域,在第一岛链基本上要实现黄金一小时也非常困难。作者认为黄金一小时的理念可以用“90-90”和“3-3”来替代。


五、90-90和3-3

90-90意思是,90%的伤员可以通过陆路在90分钟内到达具备损伤控制性手术能力的二级救治阶梯。3-3意思是,重症伤员在3天内也就是72小时从二级救治阶梯送到三级救治阶梯。虽然上述标准可能无法使印太地区伤员的生存率与目前美国海军伤员的生存率相当,但确是在目前印太海域比较适合且可达到的目标。

在印太司令部,尽管部署了远征医院船,但目前垂直空运后送仍是首选。在航线无法确定时,利用远征医院船快速后送多个伤员并且可开展后送途中救治和手术也是一个选择。没有这些能力时,还需要加强二级救治阶梯留治伤员的能力,有时需要超过条令规定的72小时。使二级救治阶梯具备应急延时重症监护能力,即需要开展确定性的手术而不仅是损伤控制性手术时,就需要对医疗物资、器材及人员配备进行全面重新评估。

与马岛海战一样,远征前进基地作战(EABO)在印太海域大规模作战中可能出现。海军卫勤保障能力是远征前进基地作战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需要海军医疗机构与盟军部队医疗系统有互操作性,协调伤员救治。在印太地区,美军应当与日本和菲律宾在第一岛链建立可靠、持久的关系以确保需要时的卫勤保障支持。


六、印太地区的挑战

尽管海上和空中伤员后送线路具有不确定性,但是垂直空中后送伤员是非常重要的。伤员后送最长等待时间是36小时,但不清楚是因为伤员原因还是运输原因。从二级救治阶梯转运伤员途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遇袭风险。90-90标准设想一级到二级后送是不受影响的,但是二级到三级救治后送路途是无法保证的。如果伤员和在马岛战争一样无法快速地从二级送到三级,一级和二级救治阶梯的救治指南就需要更改。如果3-3无法保障,那么就需要加强二级在开展应急延时重症监护的能力。

对大面积、严重烧伤伤员的救治耗时费力。在马岛战争中,烧伤伤员占到所有伤员的14%,在某一次爆炸后烧伤伤员被快速后送到三级伤员接收救治舰上避免二级救治阶梯超负荷运行。烧伤伤员需要大量补液以及需要手术清创及植皮,需要大量血液制品以及专门的手术器械和术后护理。没有冷藏设备,就只能利用移动血库来保障标准血液制品的供应。这种情况通常是在三级救治医院内进行,但是分布式海上作战需要二级救治医疗队也能够开展这些救治,从而降低伤亡率。

二级医疗设施建立时还需要考虑印太地区环境因素:多雨、台风、海啸、高温高湿以及在北部地区冬季的寒冷。环境也将对伤员和物资运输带来影响,最终影响临床预后。


七、建议

卫勤保护计划制定者在制定印太地区卫勤计划时应当充分考虑这些特殊因素:


在第一岛链预置多个二级救治医疗设施。


计划好向岸基及海上三级阶梯后送的路线。


如果后送无法实现,需要依靠二级救治阶梯时,应当加强二级救治阶梯的能力。


加强远程医疗能力。


医疗物资配备和训练应当与需要开展的损伤控制性手术/复苏,以及延时战伤救护的需求相匹配。


相应的救治指南应当更新,以适应新的救治策略、后勤计划及力量配备。


重视烧伤伤员的救治。


保障伤员后送的连续性。


与盟国卫生系统协调,确保盟国可提供医疗救治以及预置医疗物资。这样即使战争爆发的很突然,也能保证二级救治阶梯迅速具备能力,以及后续的供应。


与盟国保持良好的关系,保证可在盟国境内建立固定的二级救治机构。这个可以通过为当地民众提供医疗服务来加强关系的建立,得到双赢结果。位于吉布提基地内的固定式二级救治医疗机构就是一个例子,它的战略位置非常好,临近机场和港口,能为整个非洲之角提供损伤控制性复苏和手术能力,并提供一定的伤员留治能力。在没有作战任务时,固定式的二级医疗救治机构还可以为当地民众提供医疗服务,一方面可以和驻在国保持良好的关系,另一方面可以磨练医务人员的临床技能,保持战备状态。

卫勤保障计划者应当充分考虑印太地区特殊的地理条件,为远征前进基地作战和分布式海上作战建立连续的伤员后送救治阶梯,能够满足黄金一小时是最佳的,如果无法实现的情况下应该至少满足90-90和3-3标准。二级救治阶梯应当进一步加强,通过配备设备、训练人员来弥补因为后送延迟带来的问题。



译者注:


随着美国海军卫勤保障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美军对于未来在亚太地区分布式海上作战如何开展卫勤保障开展了一系列的探讨:

关注因环境等因素导致伤员延迟,在无法理想化地满足黄金一小时的情况下,提出了新的后送时效标准90-90、3-3。这也是美军在第一岛链区域卫勤演练的重点,其中就包括了与盟国建立互通的卫勤保障能力,这样方便美军能够利用盟国的支点尽早获得确定性治疗。当然,90-90和3-3以及延时战场救护都是退而求其次的办法,黄金一小时仍然是战救时效追求的目标年。

重视延时伤员伤员救治能力,包括器材装备和力量配置。强调了训练的重要性。

重视烧伤伤员的救治,强调全血复苏及移动血库等血液制品保障能力建设。

由于亚太多变恶劣的环境,尤其是高温高湿环境,美军强调固定式二级医疗机构的建立。当然这需要与驻在国保持良好的关系。固定式医疗机构的建立可以平战两用,通过为当地民众提供医疗服务反过来也可进一步促进与驻在国的良好关系。

强调预置医疗物资的重要性。




-END-

编辑:卫勤小组

投稿及合作邮箱:wqjingbing@163.com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的转发,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和动力


往期精彩



关于提升海上分布式作战海军卫勤保障能力的几点建议

现代海军大规模伤亡事件及其对未来分布式海上作战的影响

海上分布式作战时代大规模伤亡事件中的伤员管理实例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