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通用作战图助力弥合未来作战需求及卫勤保障能力差距
策划 | 卫勤小组
翻译整理:Alice 审校:Rachel 本期编辑:希叶先生
编者按:

现代作战要求部队之间建立安全的互联网络。今天的战场已经发展到包括各种信息系统和网络,这些系统和网络能够快速、安全地共享信息,促进了所有参与者对作战战场的共同理解。这个过程被称为建立通用作战图( common operating picture,COP),并在所有作战级别提供实时态势感知。
COP的概念已由作战指挥官用于推动实时战术决策数十年之久。这些通用作战图系统由大量数据源提供信息,包括友军部队地理空间系统、情报、监视和侦察 (ISR) 报告,以及物流和基础设施报告系统,也被称为 C4ISR(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ISR)系统。为了使COP有效地工作,它必须生成一个单一的、镜像显示,该显示可被战区内的多个指挥官访问。COP只呈现使所有级别的指挥官能够将其工作动态地与战区内所有其他单位的努力相结合的相关信息,帮助指挥员感知态势、统一作战目标。

在应对大规模作战行动 (LSCO)、分布式海上作战 (DMO) 和远征前沿基地作战 (EABO) 中的挑战时,卫勤指挥员也必须将过去冲突中吸取的宝贵经验教训应用于未来分布式作战中卫勤保障中。
米兰·维戈 (Milan Vego) 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海军作战专家之一,他曾经说过:“战争的级别越高,空间、时间和力量的因素就越大,因此指挥官及其参谋人员正确平衡这些因素与各自目标之间的关系就越关键。”鉴于美国海军医学的使命是“提供…卫勤保障力量…以…保持海军人力武器系统”,可以推断,卫勤指挥员必须寻求这些作战因素之间的平衡,才能在DMO/EABO中更好地维护海上作战力量。
既往军事行动中,美军由于强大的空中医疗后送能力和较为强大的卫勤保障力量,时间和空间因素对于救治影响很小。相比之下,在DMO/EABO中,空间和时间因素的影响是广泛的,不仅体现在由于单个单位的地理位置隔离,而且还因为需要在不明确的后送时间和补给情况下对长时间留治伤员。在DMO/EABO中会分散部署有限的医疗力量,三级医疗救治阶梯实施确定性手术可能距离受伤地点数天和数千英里之遥。鉴于这种作战因素的变化,过去二十年战争的卫勤保障体系不足以应对未来战场。规划DMO/EABO中卫勤保障时,医疗通用作战图(Medical Common Operating Picture,MCOP)的概念对作战和卫勤保障行动至关重要。
卫勤指挥员要高效利用有限的医疗力量,包括人员和第 VIII 类物资(医疗物资),这只能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是建立MCOP;二是向DMO/EABO中每个战区的所有卫勤指挥员提供MCOP以及其他的作战和临床决策支持工具。在DMO/EABO中建立MCOP并非易事。在这种作战环境中,通信不仅由于空间因素受限,还由于敌方行动受限。如果MCOP无法建立,那么伤员从受伤点后送出战区整个连续救治体系都将面临严峻挑战。
没有MCOP,后勤指挥人员将无法了解舰队、海军陆战队或舰上医务兵等内部医疗资源和短缺的情况,导致这些医务人员为各自单位提供战术战伤救治和非战斗损伤治疗能力下降。这些人员对DMO/EABO中作战和保障单位的战术作战效率有重大影响,因为在这些环境中,医务人员不可能轻易替换。
MCOP将指导战区内伤员的移动。没有这种医疗指挥和控制 (MED C2),可能会优先后送那些最终能够返回工作岗位的人员,而不是重伤员。这种情况下,会影响海军战斗力。因为不仅失去了重伤人员,还因为后送了原本可以返回战斗的非重伤军人。作战指挥官通常更倾向于长时的后送策略(long evcuation policy),这样可以使后送的人员比例较小,而返回工作岗位的人员比例较大,从而有助于保持战斗力,但这需要在战区内投入更多的医疗力量。而卫勤指挥员通常喜欢相反的政策,即快速后送策略(short evcuation policy),这样可以使伤员获得更好地治疗,且使小型卫勤分队就能完成任务。然而,这就需要作战指挥官指定或分配更多的人力资源和运输资源来支持增加的后送需求。鉴于DMO/EABO中空间、时间和医疗力量的动态因素,后送政策应当灵活,根据整体作战MCOP进行调整。
正如在DMO/EABO中灵活的后送策略一样,MCOP有助于对从受伤点到伤员后送救治阶梯上的伤员进行动态检伤分类。如果舰队、海军陆战队医务兵能够访问医疗通用作战图内部决策支持工具,他们将能够理解,在受伤后几天内,补给或后送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此,医务兵在检伤分类时也应当作相应地调整,以纳入这些信息。如果没有MCOP,就有可能出现将资源悲剧性地分配给生存几率极低的伤员的情况。也可拓展应用到二级救治阶梯上,因为在这一级上医疗物资也非常有限。
未来DMO/EABO中,伤员检伤分类会比过去二十年的传统算法更具有动态性。更大作战空间内的作战限制可能要求推迟对原本可挽救的伤员的治疗,优先治疗更轻微受伤的伤员,从而使其能够返回战斗。没有MCOP就无法做出这样的判断,可能造成投入了大量的卫生力量,但也没有保存战斗力。
当建立MCOP时,医务人员将体验到这种实时分析提供检伤分类优先级的重大临床效益。最高质量的实时数据与先进的预测算法相结合,有可能为决策者提供实时评估战员存活率。检伤分类决策支持工具可以帮助减轻初级医务人员在前线做出最具挑战性的决定时的道德负担,即决定将有限的医疗资源应用于谁。医疗通用作战图还有其他临床获益,例如更优化的后勤管理和伤员后送协调等。
为了在DMO/EABO中实现MCOP,必须确保卫勤力量之间的通信畅通。如果数据无法传输,就无法生成MCOP,也就无法发挥其保障能力。
除了通信外,还需要获得实时临床数据,如战场辅助创伤分布式观察工具(Battlefield Assisted Trauma Distributed ObservationKit ,BATDOK)和联合作战医疗信息系统(Joint Operational Medicine Information Systems,JOMIS)作战医疗救治交付平台(Operational Medicine Care Delivery Platform,OpMed CDP)等其他作战医疗技术信息系统可提供相关数据。
MCOP可以加强卫勤力量,通过帮助建立一套临床决策支持(clinical decision support,CDS)工具(如表1),该工具将汇总战区内可用的物流、地理空间、后勤和临床信息,以提高伤员救治能力。(系统能根据情况,建议医务人员为特定伤员使用多少血液等情况,利用无人机或其他方式补给?根据特定伤员的生命体征变化,建议医务人员采取合适的批量伤员救治的措施)

数据可获得:从一线医务人员到战区卫勤指挥官均可高效访问系统并获得信息;卫勤指挥及战术指挥可交互信息;优化有限的人力和战术资源,为伤员救治做好准备;确保不同级别人员的数据获取权限;正确的时间向正确的人提供正确的信息。 设施及人员:实时监测战区内的卫勤资源及能力,包括可用床位情况、呼吸机使用情况、手术室占用情况、专科救治能力等。 医疗后勤:战区医疗物资供应情况,医用耗材、无菌外科用品、药品、血液制品等。 战区医疗后送:展示战区医疗后送能力,为开展动态的战区医疗后送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梳理汇总伤员的救治需求;鉴于战区作战环境预期伤员滞留时间; 动态伤员分类:为特定作战环境下动态检伤分类提供数据支撑;自动评估资源管理机伤员需求;汇总来自后勤、人员及战区后送数据流等方面的数据。
需要深刻理解卫勤保障和作战用户的需求和期望,确保MCOP在作战环境中既高效又实用。此类系统的一个风险是它提供了太多数据,以至于信息过载会降低其有效性。在开发此类工具时实施以用户为中心的方法对于其采用和成功至关重要。

编辑:卫勤小组
投稿及合作邮箱:wqjingbing@163.com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的转发,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和动力)


The Joy of November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